參考消息網9月28日報道 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9月26日報道,一項新研究顯示,人工智能(AI)還沒有準備好取代肺病診所裡的醫生。放射科醫生在通過胸部X光片識別肺部疾病方面優於人工智能,從而在人與機器的較量中勝出。
報道稱,丹麥研究人員讓4種商用人工智能工具與72名放射科醫生展開競爭。這些人工智能工具和醫生都需要在2000多張成人X光胸片中識別3種常見肺病。這些X光片是2020年至2022年間在4家丹麥醫院拍攝的。患者的平均年齡爲72歲,大約三分之一的X光片顯示出至少一種疾病跡象。
首席研究員路易斯·普萊斯納博士說,在檢測疾病方面,人工智能工具“表現出與放射科醫生相當的中等至高度敏感性”。他又說:“然而,與放射科醫生相比,它們產生了更多假陽性結果(即在沒有疾病跡象的情況下預測有病)。”
他警告說,假陽性可能意味着不必要的進一步檢驗、篩查和治療,從而推高成本。
報道稱,這項研究發表在北美放射學會期刊《放射學》月刊上。研究顯示,人工智能工具發現了72%至91%的肺氣腔疾病病例。氣腔疾病可能由肺炎等疾病引起。人工智能工具發現了63%至90%的氣胸或肺萎陷,62%至95%的胸腔積液,即肺周圍積水。但它們的陽性預測值——篩查結果呈陽性的患者確實患有這種疾病的可能性——就不那麼令人印象深刻了。對於氣胸,它們的陽性預測值在56%至86%之間,放射科醫生則達到96%,胸腔積液的結果也相似。
普萊斯納說:“人工智能在識別肺氣腔疾病方面表現最差,陽性預測值在40%至50%之間。”
他說:“在先前許多聲稱人工智能優於放射科醫生的研究中,放射科醫生只審查了圖像,而沒能瞭解患者的臨牀病史和以前的影像學研究。在日常實踐中,放射科醫生對影像學檢查的解讀會綜合這三個數據點。我們推測,如果能進行這種綜合,新一代人工智能工具會變得更加強大,但目前還不存在這樣的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