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翔獲批擔任中路財險總經理】8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官網發佈批覆公告,覈准史翔中路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的任職資格。(李自曼)(中新經緯APP)
標籤: 金融
高載客率、高票價 長榮航11月營收寫歷史第三高
長榮航11月合併營收寫下歷史第三高。圖/長榮航空
高載客率、高票價帶動長榮航空(2618)11月合併營收177.89億元,寫下歷史第三高,年增38.91%,月增1.51%,其中客運營收115.83億,年增103.89%,累計前11月合併營收1,816.13億元,年增47.19%。
長榮航空11月受惠歐、美來臺或經臺灣轉機的客源穩定,北美及歐洲航線維持近9成載客率,相對帶動東南亞航線的暢旺,特別是曼谷、清邁航線,也因泰國對臺免簽證,平均載客率更達9成以上,曼谷航線甚至超過9成5。東北亞部分,進入賞楓旺季,日、韓航線載客率均達9成以上。
在貨運方面受益於節慶需求,電商貨量激增,其中以華南、香港出口至北美的貨量成長最爲顯著,帶動整體貨運市場價量齊揚,部分電商因應交貨時程,提出多架次的包機需求,11月貨運營收43.3億元,相較於10月的36.01億元,月增20.23%,貨運續揚。
長榮航空在年底前將再交付2架波音787-10客機,2024年1月再交付1架777F貨機,整體客、貨運市場仍持續穩健成長中。
《傳產》中鼎集團釋出南港及深坑廠辦 6月25日開標
第一太平戴維斯指出,南港區在重大建設及民間大力投資下,儼然已成爲臺北東區新門戶,吸引多家科技業遷入,聯強國際購入世界明珠商辦15個樓層,寫下每坪百萬元行情;總部位於新竹的慧榮科技,則參與臺鐵南港玉成段都更案,將在南港興建萬坪的臺北總部;建商及壽險業者也看好南港發展潛力,包括潤泰、長虹、富邦人壽、國泰人壽及新光人壽,皆投入該區的大型開發案,合計正在動工中的商辦、廠辦及商場總樓地板面積超過30萬坪,是臺北市區商業開發動能最強的區域。
捷運昆陽站周圍是目前南港區捷運沿線中開發密度最高的區域,許多傳統產業、國營企業及金融機構之舊廠區皆進行再開發,預計至少8個開發案正在進行中。
目前南港區的預售商辦行情介於80~100萬元,本次中鼎集團標售的南港遠東智慧科學園區科技廠辦,共計3戶,每戶面積440.64 坪,可作辦公、廠房及倉儲之用,使用彈性佳,底價每坪不到40萬元。
另一標的則是位於深坑的信義財貿中心園區,鄰近國道3號木柵交流道,15分鐘車程可抵達信義區、南港區及汐止區,交通便利。園區維護管理品質佳,公設比僅22%,使用效率高,本次共標售2戶,底價每坪不到25萬元。
证监会就《关于加强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交易管理的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三能-KY前11月營收創同期次高
三能11月合併營收1.75億元,月增26.12%、年增4.72%;前11月合併營收17.18億元,年增2.65%。
三能主管表示,三能11月營收月增、年增,主因是負責大陸電商的無錫斯凱爾雙11購物節銷售雖然不錯,業績卻沒有去年同檔期好外,日本、印尼、大陸無錫及臺灣6家子公司業績都成長所致。
《電子零件》臺達電力抗淡季 1月營收年增5%、歷年同期最高
由於進入傳統淡季,臺達電1月合併營收262.7億元,月減12.6%,但年成長5%,創下歷年同月新高。
就三大業務範疇來看,電源及零組件佔臺達電1月合併營收比重約61%,基礎設施約佔1月合併營收25%,自動化約佔1月合併營收14%。
國際非營利組織CDP公佈2021年度供應鏈議合評價(Supplier Engagement Rating;SER)結果,臺達在「供應鏈議合」、「溫室氣體範疇三排放」等關鍵評分項目均得到最高級分,獲評「A」級最高級別「供應鏈議合領導者(Supplier Engagement Leader)」,此爲臺達連續第二年獲評CDP供應鏈議合領導者,也是繼去年底榮獲CDP 「氣候變遷」與「水安全」兩大環境主題評鑑爲領導級企業之後,在氣候議題上的努力與行動成果再受指標性評比肯定。
臺達永續長周志宏表示,臺達長期關注氣候變遷,除了在日常營運中致力節能減碳,也積極接軌國際永續倡議,2017年通過並執行科學化減碳目標(SBTs),藉由自主節能、太陽能自發自用、購買綠電或憑證等做法,2021年已超越原先訂定2025年碳密集度下降56.6%的目標,全球據點使用再生電力的比例在2020年亦達到45.7%;基於SBT執行經驗與成果,臺達進一步加入RE100,承諾2030年全球所有據點達成100%使用再生電力及碳中和,同時持續深耕永續價值鏈,透過創新研發,提供客戶高效節能產品幫助減碳,亦推動供應鏈落實永續管理,接軌國際淨零碳排趨勢,共創氣候商機,高興臺達和夥伴們的長期努力,連續獲得CDP供應鏈議合領導者最高評級「A」肯定。
臺達電視供應商爲對抗氣候變遷的長期夥伴,積極鼓勵節能以邁向零碳,不僅制定供應商氣候變遷行爲準則,提供專業教育訓練資源,亦帶領不同規模的廠商展開碳盤查,要求通過ISO 14064-1溫室氣體盤查標準;臺達電每年透過ESG問卷發送、教育訓練、供應鏈議合、績效納入供應商QBR等方式,與超過90%的一階供應商在氣候變遷等議題上互動,再依其能力與風險等級,訂定下一步推動計劃;爲有效降低供應商因乾旱發生斷鏈的風險,臺達也挑出近600家重要供應商爲乾旱風險評估對象,將評估結果納入決策依據。
臺達電每年也爲參與CDP供應鏈計劃的數十家客戶計算製造階段的碳足跡,同時提供節能技術與減碳效益,從各階段減少溫室氣體排放;2010至2020年,臺達高效電源產品協助全球客戶累計節省335億度電,相當於減少1780萬噸碳排;自2015年起,臺達出貨的電子安定器、伺服器電源、太陽能變流器、電動車直流充電器等11項產品的節能數據陸續通過ISAE 3000確信,具體呈現協助客戶減碳的績效。此外,2020年臺達整體廠區的溫室氣體範疇一及範疇二都100%通過ISO 14064-1查證,範疇三亦通過第三方查證;廠區也實施80項節水方案和111項減廢方案,共節省183.6千噸用水及7774公噸廢棄物。種種氣候行動與實際成效,呼應CDP SER透過議合達到價值鏈減碳的目標。CDP的年度環境資訊揭露和評分程序,被公認爲企業環境資訊透明度的重要標準,該組織每年從企業回覆其供應鏈計劃的問卷中,針對氣候變遷管理的公司治理、目標、溫室氣體範疇三排放、整體氣候變遷項目表現以及供應鏈管理等綜合績效進行SER評價。CDP供應鏈計劃的200多家主要企業成員總採購支出高達5.5兆美元,這些企業多達 23487家供應商於2021年進行揭露,推動的減碳計劃總計約可減碳2.31億噸。
散戶退燒!5月證券劃撥餘額跌破3兆元大關
央行官員說明,自然人戶5月在集中市場的佔比,睽違14個月後首次降至60%以下,來到56.6%的26個月新低。觀察2021年7月時曾衝高至74.7%的逾11年半高點,「看來自然人戶態度比較保守」。反應在證券劃撥存款餘額連續三個月下滑,累計大減2,150億元之譜。
統計並顯示,臺股5月股價指數月平均重挫807點,來到16,192點、也是14個月新低,日平均成交值下滑309億元至2,250億元、創18個月新低,月底融資餘額月減107億元至3,088億元、爲1年新低。央行官員指出,臺股隨美股科技股震盪加大,證券劃撥存款餘額衰退,旬平均同樣跌破3兆元大關至2兆9,786億元的1年新低,月減744億元。
外資5月雖在集中市場賣超約37億元,在櫃買市場則是買超約37億元。央行官員表示,由於外資在集中市場及櫃買市場一賣一買、二相互抵,但當月淨匯入本金26.96億美元,因此反應在外國人新臺幣存款月增75億元,來到2,665億元的8個月新高。
進一步觀察外資在集中市場佔比的變化,4月時雖大幅賣超2,595億元,但佔比卻反而上揚1.3個百分點至29.7%,5月佔比再上升至33.6%,主要就是散戶退燒效應,一消一長的結果。
《美股掃瞄》憂經濟衰退 美股再遭血洗(2-1)
繼聯準會宣佈升息75個基點、創下1994年以來力道最大的緊縮動作之後,全球主要央行亦採取行動遏阻通膨上升,加劇了投資人對經濟恐將衰退的擔憂。
聯準會的升息動作符合市場普遍預期,週三標普500指數反彈收高,結束了連跌5日、創下自1月初以來持續最長的跌勢。然而這樣的好景只維持一天,瑞士和英國央行週四接力升息,再次引發這些抑制通膨的努力可能導致全球經濟增長急劇放緩或經濟陷入衰退的擔憂。
★主要指數
道瓊指數跌741.46點或2.42%,爲29,927.07點。
標普500指數跌123.22點或3.25%,爲3,666.77點。
那斯達克指數跌453.06點或4.08%,爲10,646.1點。
費城半導體跌170.69點或6.24%,爲2,566.86點。
★消息
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CBOE)用來衡量市場恐慌情緒的波動率指數(VIX)跳升11.24%,收在32.95點,略低於本週稍早觸及的一個月高點35.05。許多分析師將觀察該指數升至約40是否爲拋售壓力到頂的信號之一。
美股三大指數均跌到至少1年半來新低。標普500指數和那斯達克指數跌入更深的熊市,收盤時分別從歷史高點下跌約24%和34%。那斯達克指數爲5月初以來第5次跌逾4%。道瓊指數則比1月5日創下的歷史高點下跌19%,距離熊市亦不遠矣。
本週美股主要指數全面大跌,標普500指數本週以來下跌6%,那斯達克指數跌6.1%。藍籌股道瓊指數本週以來跌約4.7%,將是過去12周以來第11周收黑。
瑞士央行啓動升息週期,不僅爲15年來首度調升利率,且一次就升息50個基點,將其基準利率從-0.75%調升至-0.25%。受此提振,瑞士法郎兌美元大漲2.9%,創下7年來最大單日漲幅。受瑞郎飆漲影響,週四尾盤美元指數下挫0.95%,報103.80,失守週三觸及的20年高點105.79。
美國10年期指標公債殖利率在觸及盤中高點3.495%後回落至3.3125%,仍接近週二創下的11年高點3.498%。
美國宣佈對伊朗實施新制裁後,石油價格由跌轉升,週四紐約期油收漲2.27美元或1.97%,爲每桶117.58美元,盤中一度跌至112.31美元。倫敦布蘭特期油收漲1.3美元或1.1%,爲每桶119.81美元,盤中最低跌至115.56美元,
房地美公佈美國住房抵押貸款利率爲5.78%,較上週的5.23%攀升,並創下30多年來最大升幅。
美國5月新屋開工數月減14.4%,以年率計爲154.9萬戶,遠不及市場預期,並創下逾一年來新低。
費城聯準銀行6月商業指數爲負3.3,爲2020年5月以來首度呈現萎縮。
美國上週(截至6月11日)初次請領失業給付人數減少3000人,爲22.9萬人,超出市場預期的21.7萬人。截至6月4日當週持續請領失業金人數增加3000人,爲131.2萬人,略高於市場預期的130.4萬人。
美國各交易所成交量總計爲139.8億股,超出過去20日均量121.6億股。
涉案金額超90億元 公安部會同證監會組織開展證券領域重點案件集中收網行動
涉案金額超90億元 公安部會同證監會組織開展證券領域重點案件集中收網行動
浮夸的灵魂 小说
披着上帝的球衣打球 蓝小石
(原標題:涉案金額超90億元 公安部會同證監會組織開展證券領域重點案件集中收網行動)
爲進一步嚴厲打擊證券期貨違法犯罪活動,近日,公安部會同證監會部署有關地方公安機關聯合證監稽查部門組織開展證券領域重點案件集中收網行動,破獲多起重大內幕交易、惡性操縱證券期貨市場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50餘名,查扣手機、電腦等作案電子設備180餘臺,涉案金額超90億元,一舉打掉多個實施證券違法犯罪團伙,行動取得顯著戰果,有力地維護了資本市場秩序,保護了投資者合法權益。(總檯央視記者 陳昱)
中信金前11月賺贏歷來全年 純益549億 EPS 2.77元
中信金前11月賺贏歷來全年 純益549億 EPS 2.77元
中信金前11月獲利超越2021年紀錄,創新高,每股稅後純益(EPS)2.77元。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金控11月獲利陸續公佈,受到11月新臺幣匯率強升影響,已公佈獲利的金控旗下壽險幾乎單月全虧,但整體獲利仍持穩,中信金(2891)前11月獲利超越2021年紀錄,創新高,每股稅後純益(EPS)2.77元。
脫單夢碎!新對象邀約家中晚餐竟自顧自運動並請吃剩菜 女子超傻眼
上市金控2023年11月獲利 圖/經濟日報提供
兆豐金累計獲利突破300億元,EPS 2.22元,新光金11月大虧81億元,累計稅後淨損擴大至150億元。
中信金11月單月稅後純益13.95億元,較前月衰退72%,主因旗下臺灣人壽單月虧損23.01億元,中信金累計前11月合併稅後純益549.88億元,超越2021年的高點542億元,創歷史新高,獲利年成長66.6%,EPS爲2.77元。
中信金表示,中信銀11月金融商品操作佳,單月獲利36.68億元維持上升軌道,臺灣人壽因新臺幣匯率升值產生匯兌損失,單月稅後淨損23.01億元,但累計獲利仍大幅成長5.8倍。
四大公股金控昨天同步出爐11月獲利,兆豐金自結11月稅後純益23.48億元,在子公司兆豐證券單月虧轉盈之下,較前月成長,累計前11月稅後純311.74億元,重返300億元大關,比去年同期大幅成長71%,EPS 2.22元。
兆豐金旗下兆豐銀累計獲利也逼近300億元,全年可望與母金控同創歷史新高。兆豐金11月在證券受惠臺股大漲虧轉盈下,單月獲利增長,抵銷兆豐產險單月虧損影響,核心兆豐銀11月獲利與前月持平,財務操作、金融交易維持穩健。
第一金11月獲利12.41億元,月增10%,旗下除第一金人壽因匯兌損失虧損外,銀行、證券、創投單月獲利均優於前月,累計前11月第一金獲利213.96億元,年增10.1%,累計EPS 1.57元。
華南金11月賺18.05億元,累計稅後純益201.34億元,EPS爲1.48元。子公司華南銀行11月稅後純益16.2億元,累計稅後純益187.26億元,EPS爲1.91元。
合庫金是目前已公佈獲利金控中,壽險子公司唯一11月仍有賺錢的。
LINE Windows更新5.20版 新增文字语法选单更好用
臺新金11月自結稅後純益15億元,前11月稅後純益143.9億元,EPS 1.01元。
《國際金融》「夏季反彈」信號狂閃?美銀喊5月逢低入手
Suttmeier表示,多個技術指標正在閃爍,顯示股市將在觸及空頭區後反轉大漲。
他表示,3個月預期波動率與30日預期波動率的比值在1.25以下到頂,這通常是股市下跌的前兆。在2022年3月、8月和12月,該指標在1.25的超買門檻以下到頂,標普500指數在這三個月的走勢疲弱。在傳統的5月淡季到來前,如果4月下旬出現類似情況,這往往是夏季反彈的前兆。
「道氐理論」(the Dow Theory)也支持美股將反彈的預測。該理論指出,如果道瓊工業平均指數其中一個類股超越前波高點,市場可能出現新的上漲空間。
目前道氏理論仍亮着2022年初的賣出信號,但一項12月到3月的多頭背離指標(運輸類股的低點提高,而工業股的低點下移),以及道瓊運輸股和道瓊工業股的200日均線都轉而上揚,都閃爍着反彈信號,意味着可在5月逢低買進以迎接夏季反彈。
Suttmeier預估標普500指數在其「夏季反彈」期間可能上漲多達5%,可望突破前波高點4195點並上看4325點,尤其是當某些廣度指標顯示股票漲跌比升高時。
美銀對「夏季反彈」的看法相當樂觀,但其他大行則完全相反,它們認爲隨着企業獲利減弱及經濟放緩,股市將面臨更多的「苦難」。摩根大通表示,即使是經濟陷入溫和衰退,美股也可能下跌至少15%。
資產管理機構GMO創辦人、人稱「價值型投資大師」的葛拉漢(Jeremy Grantham)等大咖投資人預測美股恐將下跌50%。曾三度準確預測市場泡沫的傳奇投資人葛拉漢曾警告標普500指數可能從目前的4130點下跌27%,甚至跌52%,「最好情況是市場在3000點左右觸底,而最令人擔心的是標普500指數甚至可能跌到2000點」。